发布日期:2019-07-05
水木未来公开课 | 囊膜病毒的冷冻电镜全病毒结构研究+ 查看更多
水木未来公开课 | 囊膜病毒的冷冻电镜全病毒结构研究
+ 查看更多
2020-05-17 14:08
浏览次数:1458

新闻回顾:
知识点:高分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cryo-Electron Tomography, cryo-ET)是将置于透射电镜样品台上的冷冻样品沿固定轴旋转,并从不同角度拍照获得倾转系列(tilt series),将其重构为三维断层图像,再使用子断层图像平均法(sub-tomogram averaging)进行结构解析的新型结构生物学方法。由于cryo-ET原始数据包含精确的Z轴信息,它对样品纯度及构象均一性要求较低,且在制备样品过程中无需使其脱离原生环境,获得的结构更具生理意义。
包括囊膜病毒,核孔复合物等在内的超大分子复合物,组装松散、形态不一、对称性不匹配,一直是结构生物学的难题。利用cryo-ET数据的三维特征,通过将稳定的结构单元拆出独立计算,可显著提高分辨率,为解析柔性组装的大分子复合物高分辨结构提供新思路。这些方法被应用于囊膜病毒的研究,以提供其组装、膜融合、病毒-宿主互作的高分辨原位三维信息。结果将有助于定位病毒组装弱点、探寻阻断病毒膜融合及释放核酸的途径,为解释病毒生命周期步骤和设计药物提供启示。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赛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自2012年起在英国牛津大学结构生物学部粒子成像中心从事高分辨率冷冻电镜断层成像(cryo-Electron Tomography)及子断层图像平均法(subtomogram averaging)的开发与应用。他的课题组致力于推进该方法的分辨率,并应用于新发致病型囊膜病毒的组装及通过膜融合去组装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期找到它们的弱点。
《精彩回顾-囊膜病毒的冷冻电镜全病毒结构研究》
关于水木未来
水木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是一家专注于临床前新药研发加速服务的平台型公司。公司依托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革命性结构解析方法学与AI技术,拥有顶级的生命科学专家技术团队,致力于为全球制药公司和生命科技公司提供新药靶点验证,化合物库筛选,先导化合物发现,以及治疗性抗体研发等综合性技术服务。
Micro-ED
也称微晶电子衍射。突破既往X射线衍射技术对晶体的高度需求,仅需微晶,甚至是混晶既可以对样品结构进行解析,极大的缩短科研时间和成本。
SPA技术
也称单颗粒解析。只需纯化样品,无需对样品进行结晶,通过图像2D投射和图像3D模型分析计算,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解析的技术。是目前结构解析最前沿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