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o-EM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鉴定解决方案
+ 查看更多
你为什么需要抗体识别表位鉴定服务?查看更多
你为什么需要抗体识别表位鉴定服务?
查看更多
揭示了靶蛋白的真实结构
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上
解释不同抗体之间的差异性
鉴定出抗体识别的空间表位信息,
对抗体药申请专利保护、
延长市场保护期
揭示整个免疫反应过程中抗原抗体
动态复杂结构和功能机制,
针对靶蛋白进行下一代免疫疗法的
优化设计
为什么选择水木未来?查看更多
为什么选择水木未来?
查看更多
水木未来作为赛默飞亚太地区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已建设完成以300kV冷冻电镜为核心的商用结构解析平台,平台配备了G3 Titan Krios 、Talos L120C 、Vitrobot 和等离子处理器等配套设施,且G3 Titan Krios 电镜配备了先进的K3相机、球差矫正器和自动化单颗粒采集软件等,
可以提供高质量的SPA结构解析服务:

无需对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结晶+ 查看更多
无需对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结晶
+ 查看更多
广泛适用于分子量较大的抗原蛋白、多次跨膜蛋白和富含糖基化修饰蛋白等

无需对蛋白进行序列截短改造+ 查看更多
无需对蛋白进行序列截短改造
+ 查看更多
可基于稳定在去垢剂中或者组装在纳米磷脂盘(Nanodiscs)中的全长序列抗原蛋白进行表位鉴定

更接近真实内环境的空间结构+ 查看更多
更接近真实内环境的空间结构
+ 查看更多
冷冻电镜能够在近自然、完全水合状态下解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复杂动态结构或者多聚体结构,为进一步揭示部分成功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途径,将有助于优化设计针对各类疾病靶点的下一代免疫疗法
业务流程查看更多
业务流程
查看更多
项目启动后我们以邮件形式会随时与您沟通项目进展,寄样前请您填写电子版样本信息单https://www.mingdao.com/form/14428788371248f58eae60349560e0aa
负染是正式进入冷冻电镜结构解析工作的第一环节,目的是通过颗粒的表征确定样品是否足够均一,以便后面对三维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详见“负染”链接)。
冷冻制样环节,蛋白质或复合物将应用低温电子显微镜(Quantifoil)和氧化还原石墨烯载网(详见“Survey”链接)在Vitrobot进行玻璃态样本制备,收集数据前,将根据筛选的反馈结果,调整玻璃态样本制备条件。
图片参考:
Lionel Rougé, Chiang N, Steffek M, et al. Structure of CD20 in complex with the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y rituximab[J]. Science, 2020
Kumar A, Planchais C, Fronzes R, et al. Binding mechanisms of therapeutic antibodies to human CD20[J]. Science, 2020.
水木未来冷冻电镜中心配有先进的G3i Titan Krios™ 300 kV TEM (ThermoFisher Scientific)冷冻电镜设备,在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和操作人员的支持下,可以收集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为了确保数据质量,我们每周会对电子显微镜进行全面的维护,保障全年可用机时维持在300天以上。自动数据收集软件(AutoEmation和EPU/SerialEM等)使电镜能够24小时进行数据收集,同时也允许用户端实时远程监控数据收集状态。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硬盘形式交付用户进行进一步处理,也可由水木未来为客户完成全套数据处理流程并将最终的三维重构交付客户。
二维颗粒图像的分析是获取三维结构过程的开始,首先需通过图像匹配消除旋转和平移的误差,再利用类内紧致、类间离散的原则进行图像分类,最终可以对类内颗粒图像进行平均,提高信噪比,从而实现对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构建。
对二维图像的分析包括两部分:
A.颗粒图像的匹配:
匹配的过程通常会对颗粒图像应用一些变换操作,通过关联函数去判断不同颗粒图像之间的相似程度。
B.颗粒图像的分类
随着图像匹配的完成,颗粒图像需要进行分类。算法:1.多元统计分析2.主成分分析方法
图片参考:
Lionel Rougé, Chiang N, Steffek M, et al. Structure of CD20 in complex with the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y rituximab[J]. Science, 2020
Lionel Rougé, Chiang N, Steffek M, et al. Structure of CD20 in complex with the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y rituximab[J]. Science, 2020